2021年8月6日上午,我校上合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专项调研两组重点立项团队师生成员在上合组织青年创业国际孵化器行政事务部王泰彧的连线对接下,通过云直播的方式赴中国传化(上合)国际物流港展开线上云直播调研工作。传化旨在打造展、贸、储、运、融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跨境电商产业园,为国际客商提供高端生活配套、商务办公、展示展销、品牌推广、外贸综服、国际集采、跨境电商、金融结算、国际物流、仓储配送等优质服务。为进一步突出调研重点、深化调研内涵、提升调研水平,助力我校专项调研学生团队,中国传化(上合)国际物流港业务总监高汉玉亲自讲解,就专项调研学生团队提出的问题从不同角度发表了意见建议。
通过云直播调研了解到,传化智联是服务产业端的智能物流平台,公司以“物流+科技+金融”的平台模式,通过线上(智能物流服务平台SaaS)和线下(城市物流中心全国网)互相协同的方式,以智能技术驱动解决企业间、区域间、省际间货物高效流转问题,以产品运营使能物流企业更好地服务货主企业,打造服务生产生活物资高效流转的智能物流服务平台。目前已建设形成“网络货(承)运”、“智慧供应链”、“科技金融”三大服务体系,以及遍布全国的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网。
上合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海陆空铁多式联运物流体系
高总就TIR国际公路运输、法律风险、国家政策以及疫情对物流业态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解答。TIR国际公路运输能够低成本地完成货物的跨境运输,只需要在货物抵达边境之时换司机,无需二次检验以及换箱,花费时间以及成本仅为铁路运输的一半,高总因此表示TIR国际公路运输是日后传化智联的发展方向。目前,传化智联依靠国家以及青岛的政策扶持以及优惠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在疫情期间,传化物流受到的不利影响较小,虽然相较往年物流量有所减少,运输成本也有所增加,但是这对于传化智联来说也是一个警醒,能够让企业及时反思自身发展模式,以期更大的发展。
专题调研重点立项团队队员苏晴表示,全球正在逐步进入“数字化”为代表的后信息技术时代,与过去相比,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需求迫切、外部竞争加剧,企业降本增效的需求持续加强。因此,借助人工智能智能化的学习,能够打破信息孤岛、增强产业协同、提升物流供应链效能、实现企业降本增效,帮助制造业企业重构产业链和供应链,持续深化务实合作,推动实现互惠共赢。
当天下午,调研团队成员对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管委会招商服务部部长冷鹏进行了云调研访谈,大家就本次调研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冷部长首先就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以下简称“临空经济区”)的基本情况向同学们做了基本介绍。临空经济区于2016年设立,是全国第一个临空经济示范区,在目标定位上设立了区域性航空枢纽、高端临空产业基地、对外开放引领区、现代化生态智慧空港城四个发展目标,其依靠临近上合经贸示范区这一区位优势,整合经济区内资源,依托胶东国际机场大力发展高端航空制造业、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相关产业,未来将建中国免税城。目前我国已经有17个临空经济示范区。
在同学们关心的临空经济区产业发展问题上,冷部长介绍到,临空经济区制定了具体的“3+4+4”产业规划。第一“3”个是指机场核心+通用航空+机场物流,经济区目前首要任务是要落实保障8月12日胶东国际机场顺利转场的工作,在转场工作结束后,逐步推动机场基础功能顺利实施。第二个“4”是指高端制造业+航空高端制造业+生物医药及设备+智能制造,这是经济区要重点发展的方向。临空经济区要顺应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发展趋势,逐步将区内原本的机械加工制造、纺织等传统产业转移出去,引入高端制造龙头企业,带动区域内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第三个“4”是在未来实现3000万客流、对标上海虹桥商务区、南湖片区、围绕现代服务业等要素,打造现代化智慧生态空港城。
在冷部长介绍完之后,团队成员分别就几个关心的调研问题向冷部长进行了咨询,主要集中在临空经济区与上合经贸示范区的关系上。临空经济区与上合经贸示范区在发展上具有联动作用,临空经济区依托上合经贸示范区的政策红利,开辟综合保税区,未来也会重点针对上合国家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辟洲际航线,加强贸易往来。目前临空经济区的建设也遇到了诸如基础设施建设暂不完善的一些问题和挑战,但是相信临空经济区能够发挥好自身区位优势,不断探索出自身发展的特色道路。
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管委会招商服务部部长冷鹏接受云访谈
在云访谈最后,上合组织青年创业国际孵化器行政事务部王泰彧勉励同学们能够借助这次宝贵的云实践经历,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同学们也纷纷表示,经过这两天的线上调研和访谈交流,进一步加深了对于上合地方经贸示范区的认识,收获颇丰,在后续的调研过程中,会更加深入,输出对上合地方经贸示范区发展有益的高质量报告。
上合组织青年创业国际孵化器行政事务部王泰彧
勉励并期待团队输出高质量的调研成果